资讯详情
建筑业数字化是大势所趋
发布时间:
2023-06-19 11:12
随着建筑业走向数字化变革新时代,未来建筑的想象空间变得无比巨大。而当前,建筑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梦想也开始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走向实践。当不断创新的数字技术与传统的建筑业相融合,将带来建筑方式化学式质变和建筑市场几何式增长。建筑业的数字化洪流早已势不可挡。
数字化拥有新未来
近年来,国家对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的重视有目共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数字中国的提出,也可看出我国在新时代建立网络强国的强大决心。数字中国引领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产城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政策,也基本都与数字化应用紧密关联。
产业新技术带来了建筑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的大量涌现。“数字建筑”包含了建筑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并通过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形成数字建筑平台生态新体系,重构建筑业的生产体系。
行业新生态重新定义建筑业新未来。纵观近期的建筑业动态,施工领域工程总承包、基础设施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智慧城市、装配式建筑、信息化进程等较为火热,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参与其中。数字中国时代,建筑业的数字化未来已呈汹涌之势。
“云+数”带来新机遇
建筑业的价值链冗长,且涉及的参与方和要素很多,这种产业属性给产业组织、企业管理及建造模式的进步都带来较大制约,导致建筑业的升级步伐落后于其他产业。如何把建筑业这种“散乱”的结构进行有效、系统的整合,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和管理模式创新?这一直是个难题。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结合建筑业的BIM技术,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曙光。
首先,“云+数”把建筑业原本离散的海量数据集中在“平台”处理,并建立了相关业务数据模型,使原本杂乱无章的数据可以得到梳理,各种管理信息、生产信息、采购信息、市场信息、行为信息都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处理,实现数据互通,业务整合。
其次,“云+数”与人工智能及物联网、传感技术等结合,实现了“人、机、料、法、环”的在线监测与实时管理。各种现场数据传导到大数据平台上分析,可解决建筑业数据离散带来的过程信息不透明、难于管理等问题。
再其次,“云+数”与BIM技术结合,建筑业的各参与方、各产业链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协作,互感互知,改变了建筑业数据原本割裂、孤立和分散的状态,促进了产业链的高效整合。
最后,“云+数”实现了供给需求的高效对接,生产者可以在平台上及时分析消费者的爱好,并“类聚”消费者,实现个性化产品的规模化定制,统筹产业的“规模化”和“个性化”问题,使得建筑业市场更加多元丰富与健康。
“云+数”在建筑业深度应用后,可提高建筑业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大数据中心,建设“人、机、料、法、环、组织、项目、工地、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模型”等数据模型,建立“组织、行为、事物、问题、需求”画像标签和“洞察、预测、风险、服务、决策”等数据分析模型。在大数据平台上形成智慧政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筑市场监管业务应用模块“接口”,推动建筑市场监管业务应用流程再造和模式创新,改变了行业管理部门过去“自上向下管理,自下向上报信息”的局面,形成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的行业管理与市场监管业务场景。
推动企业组织管理变革。通过搭建“云+数”平台,企业把业务能力、知识能力、资源能力等系统模块固化下来,形成“大后台”,建设项目、岗位、组织能快速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前端”应用模块,形成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的“平台+应用生态”结构,打造平台赋能型企业,改变过去大工业时代的“金字塔”式垂直管理模式,让企业的决策更加敏捷,商业模式更加灵活。